橡胶硫化绪论
硫化发展概况
1839年,美国人Charles Goodyear发现橡胶和硫黄一起加热可得到硫化胶;
1844年,Goodyear又发现无机金属氧化物(如CaO、MgO、PbO)与硫黄并用能够加速橡胶的硫化,缩短硫化时间;
1906年,使用了有机促进剂苯胺。Oenslager发现在硫化性能最差的野生橡胶中添加苯胺后,可使其性能接近最好的巴拉塔胶。
NR+S+PbO+苯胺——→硫化速度大大加快,且改善硫化胶性能;
1906-1914年,确定了橡胶硫化理论,认为硫化主要是在分子间生成了硫化物; 1920年,Bayer发现碱性物有促进硫化作用;
NR+S+ZnO+苯胺——→
1921年,NR+S+ZnO+硬脂酸+苯胺——→
自贡天龙化工有限公司 同年又发现了噻唑类、秋兰姆类促进剂,并逐渐认识到促进剂的作用,用于橡胶的硫化中。在此之后又陆续发现了各种硫化促进剂。
硫黄并非是唯一的硫化剂。
1846年,Parkes发现SCl的溶液或蒸汽在室温下也能硫化橡胶,称为“冷硫化法”; 1915年,发现了过氧化物硫化;
1918年,发现了硒、碲等元素的硫化; 1930年,发现了低硫硫化方法;
1940年,相继发现了树脂硫化和醌肟硫化; 1943年,发现了硫黄给予体硫化;
二战以后又出现了新型硫化体系,如50年代发现辐射硫化;70年代脲烷硫化体系;80年代提出了平衡硫化体系。
硫化的定义
线性的高分子在物理或化学作用下,形成三维网状体型结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塑性的胶料转变成具有高弹性橡胶的过程。
硫化历程及硫化参数
硫化历程
硫化历程是橡胶大分子链发生化学交联反应的过程,包括橡胶分子与硫化剂及其他配合剂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以及在形成网状结构时伴随发生的各种副反应。可分为三个阶段:
自贡天龙化工有限公司 1.诱导阶段 硫化剂、活性剂、促进剂之间的反应,生成活性中间化合物,然后进一步引发
橡胶分子链,产生可交联的自由基或离子。
2.交联反应阶段 可交联的自由基或离子与橡胶分子链之间产生连锁反应,生成交联键。
3.网构形成阶段 交联键的重排、短化,主链改性、裂解。